0311-69009595

石家庄消杀公司:飞蛾为何扑火?真相竟然是……​

首页    常见问题    石家庄消杀公司:飞蛾为何扑火?真相竟然是……​

​​

家人们,我是石家庄消杀公司小芳!今天来聊聊飞蛾扑火这一神奇现象。在很多文艺作品里,飞蛾扑火象征着无畏与执着,可现实中飞蛾为啥非要冲向那危险的火焰呢?这背后有不少科学门道。​

一、“导航失灵” 假说:误把近光当远光​

在人类学会用火前的漫长岁月里,漆黑的夜晚,飞蛾依靠微弱的自然光源来导航。月亮和星星,就是它们重要的 “导航灯塔”。为保证飞行航线稳定,飞蛾会寻找远方光源做参照,以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为基准,只要与入射光线保持固定夹角飞行,就能沿直线前进 。​然而,人造光源出现后,情况发生了变化。人造光源(如灯火)属于近处光源,光线呈发射状。当飞蛾把近处的灯火误当成月亮等天体时,试图以与光线呈固定夹角飞行,可由于光线并非平行,飞蛾越是保持这个夹角,飞行轨道就越向内弯曲,最终形成等角螺旋,盘旋着逐渐逼近光源,直至撞上 。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飞蛾并非直直地扑向火焰,而是绕着圈螺旋式靠近,严格来说,是 “绕火” 而非 “扑火” 。​

二、“求偶误判” 假说:错把灯光当 “爱人”​

自然界中,雄性飞蛾在日落后会凭借雌性飞蛾释放的性信息素寻找配偶。但法布尔在《昆虫记》中记录过一个奇特现象:当雌蛾和灯火在同一房间时,多数雄蛾会被灯光吸引,忽略近在咫尺的雌蛾。​

于是有科学家猜测,雌性飞蛾性信息素能吸引雄蛾,或许是因为其中含有特定波长的光线,而人造光源恰好能发出这种特定波长且强度更大的光。这使得雄蛾误将人造光源当作求偶对象,不顾一切地飞向光源 。而且,昆虫趋光行为存在明显性别差异,这也为该假说提供了一定依据,从这个角度看,飞蛾扑火可能是为了 “爱情” 。​

三、“应激反应” 假说:强光刺激下的混乱​

夜行性飞蛾白天处于静息状态,对光不敏感。夜晚活动时,突然遭遇强烈人造光源,其复眼难以适应,从而陷入生理应激 。有些飞蛾除绕灯盘旋外,扑灯动作更为剧烈,甚至还未扑到灯上,就因强光刺激眩晕跌落,在灯旁抽搐。这也解释了为何夏日路灯下常有许多昆虫尸体 。​

虽然目前飞蛾扑火的确切原因尚无定论,但人造光源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。从 40 万年前人类学会用火起,飞蛾就陷入了这一困境,且多年来还未 “学会” 避开人造光源,从这一点看,“飞蛾扑火” 用来形容不懂变通倒也贴切 。

四、如何消灭预防“飞蛾扑火”

  1. 灯光诱捕:利用飞蛾的趋光性,在夜晚将一盏强光灯放置在室外空旷处,灯下放一盆水,调整盆的位置,让灯的倒影能映在水里。飞蛾被灯光吸引后,会误以为水中的倒影是光源,纷纷飞进水中淹死 。如果是在室内,也可以使用带诱捕功能的灭蚊灯,将其放在飞蛾经常活动的区域,如客厅角落、阳台等,效果也不错。

  2. 室内防蛾:门窗加防虫网,或风幕机;室内不堆放杂物,保持干净整洁;不安装强光灯,减少对飞蛾的吸引;妥善储存食物,防止飞蛾幼虫侵入和滋生;定期检查,一旦发现有飞蛾或蛹,立即处理掉受污染物品,并进行彻底清洁。

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2025年5月9日 15:19
浏览量:0
收藏